武威故事 | 詩人王維在涼州

《武威故事(第一輯)》由武威市涼州文化研究院組織市內20多位作者編寫,於2020年7月由讀者出版社出版。該書內容涵蓋涼州區、民勤縣、古浪縣、天祝縣的歷史、名人、地名、傳説等故事,融史料性、知識性、趣味性、可讀性於一體,內容生動活潑,情節引人入勝。
詩人王維在涼州
唐朝時期的武威,是西部軍事重鎮和戰略要地,鑑於其在戰略上的重要地位,唐王朝在涼州設置了河西節度使,布駐重兵,用以抵擋吐蕃。大詩人王維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,於737年出使河西,並駐留武威達一年之久,留下了一首首膾人口的詩篇,字裏行間洋溢着詩人對武威的深厚感情。
當時的王維是以監察御史的身份出使河西的。他一邊察訪軍情,一邊犒勞對吐蕃作戰有功的將卒。這一次出使,使王維與武威結下了不解之緣。
這是王維第一次出使邊塞,在赴邊途中,他深為邊塞的美麗風光所驚歎,寫下了著名的邊塞詩《使至塞上》:“單車欲問邊,屬國過居延。徵蓬出漢塞,歸雁入胡天。大漠孤煙直,長河落日圓。蕭關逢候騎,都護在燕然。”
到達河西節度使駐地武威後,王維在聽取崔希逸等將士述説大敗吐蕃的經過後,欣然寫下《出塞作》一詩,對節度使崔希逸的機智勇敢給予高度評價,把他比作西漢名將霍去病。
由於崔希逸的賞識與挽留,王維遂入河西節度使崔希逸幕府,被任命為幕府節度判官。就這樣,王維留在了武威,在武威度過了一年多的時間,在此期間,王維與武威有了真正意義上的親密接觸。
王維在河西任職期間,每當公務之餘,便常常出城到郊外遊覽,考察民情,熟悉風俗。自然,身處武威的王維也免不了思念家鄉。737年秋天,王維的好友崔三從北庭都護府回密州(治所在今山東諸城)探望雙親,路過武威時,見到了王維。同是天涯淪落人,兩人相見,不免愁緒共生。分別之時,王維寫下《送崔三往密州覲省》一詩贈別,流露出自己遠在邊塞的無限鄉愁。
作為幕府節度判官,王維很多時候要到河西節度使管轄的各地去處理公務,在此期間也寫下了大量邊塞詩歌。這些詩歌描繪了軍隊出征時的悲壯、赴敵時的無畏、鏖戰時的激烈和凱旋時奮發的情景,着力渲染了邊塞風光和戍邊將士的英雄氣概。這既表現了王維渴望建立邊功、躍躍欲試的壯志豪情,也寫出了自己的辛酸苦辣與悲愴鬱憤。

開元二十六年(738年)五月,河西節度使崔希逸改任河南尹。崔希逸對王維來説有知遇之恩,得知崔希逸要離開,王維心情極為悵然與低落。他在送別崔希逸之際,寫下了《雙黃鵠歌送別》一詩,流露出對崔希逸的不捨之情。
崔希逸到河南後不久就去世了,王維聽到消息後心情非常低落。當初,王維一心要在河西節度使幕府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,可隨着崔希逸的調離與去世,王維深感孤獨無助,覺得繼續留在武威已無必要,歸意遂決。
王維在武威生活了一年多,回到長安後,仍任監察御史職。此後,他再也沒有來過武威。
相關新聞
精彩推薦
關注我們



